酷睿i3芯苹果iMac 2010年中版一体电脑简评
- +1 你赞过了
上礼拜小换血的iMac家族 ,相关评测也在这礼拜出炉了,这次主站为了服务预算上面比较斤斤计较的朋友,因此选了入门款的Core i3 iMac作为评测的主角;这台iMac萤幕大小为21.5 "(LED 背光),萤幕解析度1,920 x 1,080,CPU 为Intel Core i3 处理器、时脉3.06GHz,内建4GB DDR3 RAM,搭配ATI Radeon HD 4670 独显(VRAM 256MB),前代则为C2D、时脉3.06GHz,搭配NVIDIA GeForce 9400m 整合式显示晶片组。
苹果iMac
根据苹果的官方说法,新款21.5 吋iMac 整体的执行效能、速度上,比起前作要快上50%,实际用起来如何呢? 跳转后请收看主站的简易测试结果。
硬体
外观设计上面,基本上iMac已经很久(从2007到现在)没啥变化了,所以应该就不用多说了,而这片21.5吋、16:9的IPS面板也跟前作一样 ,表现也是一样中肯,不论是视角、色彩重现,都维持了一定的水准,不过目前还是没有跟MBP 一样的雾面选配,为啥苹果会有这样的差别待遇,则是令人不解。
背面看来,这次也没多加啥惊喜,音源输入/ 输出、四个USB、FW800 x 1、mini DisplayPort 以及乙太网路等等都没少,另外Kensington 家的安全锁孔、电源轴线等等也都在原本的地方;也就是说,同样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,全部都塞在背后的USB 埠,对于插拔装置,还是有些不方便,是说好歹把一、两个移到侧面,对于使用者在使用上面感觉应该会良好一点;目前随机出货的蓝牙无线键盘,也不像过去的USB 键盘一样,有多出USB 接埠,虽然说出货前可以选配,但是这还是一次到位的问题,苹果耶! 用一下WUSB (或自己弄个差不多的技术)不过份吧?
另一个比较糟糕的点,是高低阶产品的区隔,21.5 吋iMac 上头的mini DisplayPort 并不支援影像输入,所以不能拿21.5 吋的iMac 当作备用萤幕,或者插插电玩主机来玩玩快打。
主站说容易Wrong Hole(这...)
前面、后面说完,来聊聊侧面吧!一样是8x 的吸入式SuperDrive DVD 烧录机,不给蓝光就是不给,另外还有一孔支援到SDXC 的读卡槽,不过主站编辑对于他的位置颇有微词,距离DVD 烧录机太近,很容易插错,主站编辑建议苹果可以把SD 读卡槽移远一点,小编则是觉得可以看清楚再插。
周边方面,随机是附赠了没有数字键盘的蓝牙无线键盘跟Magic Mouse ,有需要的话,则可以在选配的时候,换成有线滑鼠跟有数字键盘的键盘组,也可以多添购Magic Trackpad 、 充电器 ,不过为啥没有直接把滑鼠换成Trackpad的选项呢?根据官方说法,虽然他们认为部份使用者可能会取MT而舍滑鼠,但是他们还是预期、希望使用者能够左右互搏,鼠板兼用,练成绝世武功,指日可待! (台湾目前好像还是没Magic Trackpad...); 主站的想法是说,反正到时候还是会换成其他家的滑鼠,不如一开始就把Magic / Mighty Mouse 给换掉。
最后则是全篇简测重点所在,快了50% 的新硬体,真的吗?这版的iMac 除了改用同时脉的Core i3 处理器之外(1,333MHz DMI bus + 4GB RAM),另外还有独显ATI Radeon HD 4670( 256MB RAM)一张,这跟C2D + NVIDIA GeForce 9400m 强碰,会有啥火花呢? 以下見分曉囉!以下见分晓啰!
整体效能
首先来看看一票分数的部份;这次测试的主角Core i3 iMac 从Geekbench 拿到了5789 分,远比采用C2D(2.4GHz)的Mac mini 要高(3385),不过遇上老大哥,去年年末版本的iMac(四核心的Core i7、时脉2.8GHz)则是不意外的吃鳖,老大哥还是以8217 分来笑傲众生(新版iMac 表示...然后怎么没测C2D 3.06GHz 的iMac?虽然说结果应该不意外啦!);另外这台入门款的iMac,也比采用Core i7(双核、时脉2.66GHz)的MBP 在Geekbench 上拿到较好得分数(MBP 为5101 分),跟2009 年末版的Core i5 iMac 差距也没有太大(6513 分)
苹果iMac
分数暂时摆一边,毕竟这些数值仅供参考,最重要的还是实际使用的感受;基本上,日常使用时,Core i3 iMac 都没有啥问题,在播放1080p 影片也是顺顺顺,甚至连转档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,测试输出30 秒的720p H.264 影片,仅需花上25 秒;而配合ATI Radeon HD 4670 这张独显使用的时候,则是可以在Half Life 2: Episode 2 中以1920 x 1080 来进行,平均大概是30-60fps,另外在Portal 用同样的设定则可以跑到60-70fps;基本上算是不错的表现了,当然重度玩家应该还是不会满意,但对于一般人来说,算是堪用了。
苹果iMac
整体来说,Core i3 配上Radeon HD 4670 已经可以算是超值了,在日常表现上(理论上)显著超过前作搭的C2D / 9400m 外,对于Mac 使用者来说,应该也不至于把Core i3 iMac 操的破表。
结论
表面上来看,新款iMac并没有啥太大的变化,但却显著的提升了硬体的效能表现,差不多的价格,Windows那头也有不少不错的AIO竞争者,包括硬体规格近似的HP 200xt (售价1,100美元),萤幕略大(23吋)多了触控输入的Lenovo A700 (CPU为2.26GHz Core i3,显卡也比较好,建议售价在台币44,900元附近)以及Sony家的Vaio J (触控萤幕+蓝光,不过台湾配的是Core i5-520M ,所以贵了点,C2D也没便宜到哪去...);除此之外,更不用提其他家也有便宜又大碗的AIO 可选,硬体有差就是。
总之,从主站编辑的观点看来,多花一点钱买个设计、 Mac OS X ,不过份吧?另外还有IPS 面板萤幕,配上Magic Mouse、Magic Trackpad 这类的新奇玩具,不过各位应该会有不同的观点吧?结论呢?预算有到,想换Mac 桌机/ AIO,那Core i3 版的iMac 绝对不会让买家失望就是。
文章内容转自瘾科技